东淘王氏族谱重修网
——姓氏渊源
最新公告
·东淘往事家谱续修工作联谊会顺利...
·四库全书中记载的东淘王氏后裔线...
·重大发现!
·东淘王氏宗亲会筹备组目前正式办...
·王氏溯源
最新发现
·王襞五兄弟
·鲍庄王氏家谱
·考证:王艮后人王翘林和明末抗清...
·安丰宗祠边王氏一脉
·北极殿前的古银杏依然枝繁叶茂
王艮学说
·《勉學》
·《除夕次文成韻》
·《題淳朴卷》
·《和萬鹿原》
·《王道論》
寻亲访友
当前位置:首页 >> 寻亲访友

两汉琅邪王氏述考

[2013-12-9]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两汉琅邪王氏述考(上)(一)

《新唐表》所记载的世系考
    据《新唐表》,琅琊王氏在两汉的世系是这样的:
    (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大夫,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生骏,字伟山,御史大夫。二子:崇、游。崇字德礼,大司空,扶平侯。生遵,字伯业,后汉中大夫,义乡侯。生二子:时、音。音字少玄,大将军掾。四子:谊、睿、典、融。融字巨伟。二子:祥、览。
    这一大段传承世系,除了王元至王吉中间缺几世外,似乎中间没有再中断过。其中除了王元、王音两代之外,名讳及所任的官职,都能在两《汉书》、《晋书》中找到根据。前文说过,欧、吕修的《新唐表》是有谱牒作根据的,其所据之谱今日虽已佚失,幸而还有出土的一通唐文宗大和年间的《王袞墓志铭》可供参照。撰者李珏在墓志中有系统地择要记下了自周灵王太子晋及西晋王览中间几代人的名讳,又记下了某人至某人相隔几代。所记基本上与《新唐表》相符合。看来似乎据以写墓志的王袞家中收藏的族谱和欧、吕据以写《新唐表》的族谱是同一系统的。这一系统,当记述至唐初后,开始出现了不同。《王衮墓志铭》记述的是王方泰一支,记到王袞之子而止,《新唐表》却沿着王方庆一系记了下去,所以说二者是同一系统的谱,而非同一本谱,现引《王衮墓志铭》有关部分于下:
    王氏之先,本于周灵王太子晋,以忠谏废,天下之人谓之王家。至八世孙错,七世而生翦,仕秦,复为大将军。翦七世而生吉,仕汉为谏大夫,去官全道,隐于琅琊之皋虞。吉生骏,为京兆尹,骏生崇,为司空。崇五世生览,仕晋为宗正卿。
《新唐表》所记,既与正史相合。又与唐代一王氏谱相合,应该说基本上是可信的,就谱论谱,必须给予承认。但是仔细研究,仅记下了两汉四百余年间事,却有许多问题和记事不明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原谱有脱略和失误,但是,也由于修史者与修谱者目的不完全一致,修史者只传可以人史的人物,那些官品小与身不系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大事的人以及无有特立独行之事者,自当被淘汰。而一部族谱中,官卑职小,一生默默无闻的人又太多。年深日久,给他们以一席地位的谱牒一旦失传,后世新修的谱中他们便被淘汰了。勉强予以补上的多数不实,疑以传疑。任凭其空缺,奉行无征不信者,自然导致出现世系的断裂。《新唐表》两汉部分中,两种情况都有。下面先研究一下世系承传中的问题。
1、王元与王吉。谁是琅邪一支的始祖
    前面提到过,在学者中间,多对王元其人的有无持怀疑态度。除了王国维、毛汉光以外,更早一些的宋人汪藻,他编纂的《琅邪临沂王氏谱》,本为配合后人阅读《世说新语》而作,自言:“凡《世说》人物可谱者,自临沂王氏而下二十六家。然《世说》所记,止于晋末·今用诸史,谱至陈隋。”因为《世说新语》一般不记西汉人的事,所以以东汉人王融为琅邪王氏一世祖,但其前又加了一段说明:“琅邪王氏本居皋虞,后徙临沂。汉大夫吉生御史大夫骏,骏生汉大司空崇。崇孙后汉中大夫遵,生青州刺史仁,仁四子曰谊、曰睿、曰典、曰融。”下面有双行小注:“唐《宰相表》云:”音字少玄,汉大将军掾,生谊、睿、典、融。”
看来是汪藻自己注的。
    王吉确实是第一个可以考知的琅邪王氏成员,因为《晋书·王祥(王融之子)传》一上来就说:“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承认王吉是琅琊王氏的远祖,证据确凿,无可非议。但是《新唐表》和王袞墓志铭既都写了其世系中有王翦其人,那么秦朝的大将军王翦的后代王吉怎么会跑到琅邪郡的皋虞定居了呢?欧、吕修《新唐表》,本应承担对王氏远祖追本溯源的任务,而又必须顺着王翦这一线索查下去。王贲、王离一直留居秦国,是没有问题的。王离的后代呢,当王离被项羽俘获后,依秦朝的苛法加上赵高有意谋害兵多权重的大将章邯、王离等,王离的儿子势必难以逃过族诛的的惩罚。恰巧《史记》又没有记王离后裔的下落,这就留给后人以想像的空间。欧、吕所据的老谱或是有更早的谱作为凭证,或者竟是修谱人依照推理编出来个元、威各奔一方。不能不承认,编造出这么一个王元以承前启后,是十分合理的。皋虞是什么地方?它是秦朝琅邪郡的一个县,在今天山东即墨县城东北五十里的海边,附近就是田横岛,是五百义士跟随田横逃避刘邦追踪的地方,要说王元逃到这么个偏僻的地方来,是理所宜有的。修史与修谱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修史可以忽略这样的细节,修谱却不应忽略这个重要的环节。欧阳修、吕夏卿采用了这个说法是有眼光的,后代人研究这个问题,存疑可以,宁可信其有也是可以的。
2、王元以后为什么缺了三代
    先说一下所谓几世孙的问题。前面曾出现过“(宗敬)八世孙错”的提法,如今王元下面又是“四世孙吉”。这个八世与四世到底该怎么计算法呢?例如王错,是以宗敬本身为第一代,下数至第八代而为王错,还是以宗敬之子为第一代,下数到第八代便是王错。台北根据《御制太原王氏世荣悠远系谱》修的《太原王氏通谱》有另一种算法,它已补上了宗敬至王错之间所缺的八代名讳。它以子乔为第一世,宗敬为二世,其后是:“三世岳起……四世靖康…五世肃……六世缵……七世育……八世尚德……九世弼……十世景……十一世错。”在宗敬与错之间硬填进去八代。但在廿一世王元(它改为元威,下注:“离公长子,避秦乱,迁于琅琊,为琅琊祖,子廷臣。”)之后,写道:“廿二世廷臣……廿三世中……廿四世乐……廿五世吉。”这又是从《世荣悠远系谱》抄来的,只是世代的算法又不相同了。这里所谓“四世孙吉”,并非在王元、王吉之间填入四世,而是二者之间只有三世,王吉乃是“四世孙”了。一本谱两种计算法,足以证明填人的所缺世代,并非真的有什么资料根据,而是编造人名以人谱的。到底应该怎样计算?窃以为《新唐表》上的x世孙的正确计算法,应该是其子为一世,孙为二世,曾孙为三世,玄孙为四世,其下为五世,依次类推下去。若问这种计算法有无根据?有,是根据唐代王方庆回答武则天的话,类比而推知的,王方庆的话是这样说的:“臣十代从伯祖羲之书,先有四十余纸。贞观十二年,太宗购求,先臣并已进之,唯有一卷见今在。又进臣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殉,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从伯祖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高祖以上为五代祖,正如玄孙以下为五代孙一样。这是当时的通行称呼法,可惜后来研究谱牒的人不懂得,便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计算,弄出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法来。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便知道王元至王吉中间,实际上缺了三代。如果以汉高祖6年,始平定全国(杀项羽),为王元的生活时代,是时为公元前201年,又以汉昭帝始元6年为王吉入仕之年,是公元前81年。上距王元120年,以30年为一代,恰是第4代,时间上是正相当的。因此欧、吕之“四世孙吉”的说法,不可谓无有根据。至于王吉以上三代为何名讳不传,也可以从历史角度考察一下原因:
    王元逃亡后不久,汉王朝建立。高祖、惠帝、武后、文帝时,多用功臣及其子弟为公卿,才能之士如贾谊者,尚不能晋用。王元祖上三世为秦将,大约只能隐姓埋名,寄身于东海之滨的皋虞,默默以终了。景帝时,有七国之乱,被周亚夫平定。七国中便有胶东、胶西两国,王元的子孙,虽未卷入其中,然胶东国治所为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虽然景帝对于诸反国吏民下了赦令,但当地人出仕为官者更困难。汉自立国以来,没有正规的选官制度。景帝曾在后元二年下诏书论其事:“今资算十(按,十算为十万钱)以上乃得宦。豪士算不必众,有市籍不得宦,无资又不得宦,朕甚愍之。资算四得宦。”稍微降低了标准,但“资算四得宦”,条件仍然不低。直到汉武帝时,刚一即位,即“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二年五月,又下诏举行贤良对策,皇帝出题目策者,被各地举荐为贤良的,书面回答,武帝亲自阅览。后来取中了董仲舒、公孙弘。二人都属于家,“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承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到这时,才给身在民间而又想作官的人,指出了一条路。王吉诞生于何时?考他在汉元帝时又被征用,因为年老,“道病卒”。今暂定王吉卒年为70岁,卒于元帝初元元年,是为公元前48年,上推70年,他当生于汉武帝元狩3年(公元前120年),正是武帝全盛时期。他幼年便下决心习经学,以求走上仕宦之路,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果然,他治《论语》,兼通五经。“少……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迁云阳令。举贤良为昌邑中尉”,从此走上了仕宦之途。其子、其孙又能传承其业,从此,家世因人而显,成为琅邪王氏在西汉最早的显赫人物,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琅邪王氏真正的始祖。换一个角度看,如果王吉不碰上以孝廉、贤良为出仕之路的时代,或者他不走经明行修的路子,他必然会和王元下面的三世一样,或浮沉于郡县小吏,或默默无闻以终。以上所分析的,便是王元以后缺了三代的历史背景。欧阳修是史学家,他了解这个大背景,宁愿在《新唐表》中使这三世成为空白点,也不随意虚构几个名字,填上以充数。他的做法是对的。


二、东汉时世系漏失存疑
    《新唐表》所记载的王吉以后的世系是:吉生骏。骏生崇、游。崇生遵。遵二子:时、音。音生四子:谊、睿、典、融。融二子:祥、览(祥已入魏朝,览人晋朝)。看起来父传子承,清楚明白。但是取史传一对照,就发现了这一段记载,至少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世系中似乎缺失了几代;二是王祥的祖父到底是王仁还是王音。从中又生出一个王氏何时由皋虞迁往临沂的问题。由于资料不足,当代学者及研究工作者各有不同的解答法,又都难作为定论。下面试着作一个比较研究,并表达一下笔者的观点。
    l、这个世系的头三代,生、卒的年代,大体上可以考证出来:王吉死于汉元帝初即位时(约为公元前48年)。王骏死于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崇死于平帝元始3年(公元3年)。就是说七代中的前三代都是西汉人。而遵、音、融三代占去了自王莽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的181年,平均60年一代,显然中间至少缺了几代。用生卒年代推论自某某至某某当为几代,这方法见于欧阳修《与曾巩论氏族书》,文中他举例说:“如足下所示,云曾元之曾孙乐,为汉都乡侯。至四世孙据,遭王莽之乱,始去都乡而家豫章。考,于《史记》,皆不合,盖曾元去汉,近二百年。自元至乐,似非曾孙,然亦当仕汉初,则距遭莽世失侯而徙,又二百年,疑亦非四世。”曾巩定二百年间传四世,平均50年一世,欧阳修就以为不对,如今平均60年一代(亦可称作一世),自然更不对了。后来的学者,以平均30年为一代,验之大部分谱牒,基本上相合。故可以推定王崇王融之间,至少佚失了三代人的名讳。
    2、要想把缺失了的这几代,完全补上,就今天文献缺失的情况看,大约不可能。补上一或二代,尚有蛛丝马迹可寻。当代有人尝试着在作这一工作。据几位先生的共识,《晋书·王祥传》云:“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明写王祥的祖父为王仁,这与《新唐表》所记王祥的祖父为王音不一样了。有人以为王仁即王音,因为读音相近似,才被不同的史官写成二人。但是熟悉《晋书》的人都怀疑此说,因为《晋书》虽然晚至唐初才修成,却基本上是依据南朝齐臧荣绪的《晋书》为底本写成的。刘知几《史通》评《晋书》说:“皇家贞观中,有诏以前后晋史十有八家,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乃敕史官更加纂录……为《纪》十、《志》二十、《列传》七十、《载记》三十,并叙例、目录合为卅二卷,自是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王祥传》为大臣中入列传的第一篇,记其事不容疏忽。臧荣绪的时代,距离东晋之亡,时间不过60年,王览的子孙在南齐为官的人数甚多,不可能容许臧荣绪记错了王祥、王览祖父的名字。赵宋汪藻在《琅邪临沂王氏谱》的谱图后面,综述各世的部分,于“一世”中,也上推远祖为王吉,他在正文中写道:“琅邪王氏,本居皋虞,后徙临沂。汉大夫吉生御史大夫骏,骏生汉大司空崇。崇孙,后汉中大夫遵,生青州刺史仁。仁四子,曰谊,曰睿、曰典、曰融。”下面在小注中,提到了《新唐表》中的王音,似乎,他以为王祥的祖父、王融的父亲应该是王仁,小注中提到王音,是备此一说。而又有些学者在仁、音谁是王融之父外,另立新说。承认了王音,又以为王仁乃是佚失了几代中的一代。至于王音与王仁谁在先、谁在后,又有不同的看法。
    3、毛汉光先生以为王仁应是王祥的祖父,即传承次第为王音——王仁——王融——王祥。王大良以为王音在王仁之前,但当中空了六代,传承次第应为王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王仁——王融。笔者昔年为文,以为王仁应排在王音之前,即传承次第为王仁——王音——王融——王祥。今已改变了看法,认为王音应在王仁之前,略同于毛、王二先生之说,但不同意王音、王仁之间,隔了六代。所以改变看法,即基于相信《晋书》的纪事,而对据旧谱牒而修的《新唐表》存疑,亦即“信史不信谱”的观点。如果以上的说法成立,可以算得补上了佚失的一代。
    4、另一处蛛丝马迹是前面所引用的汪藻《琅邪临沂王氏谱》“一世”之说明部分。其中有这么一句:“骏生汉大司空崇。崇孙后汉中大夫遵。”看来,本文是根据《新唐表》写的,文字上有所简化,但是有一处却作了大的改动。《新唐表》上,王崇的儿子王遵入东汉后官居中大夫,《汪藻谱》上,王遵变成王崇的孙子了。是汪藻的笔下误呢,还是他有意地纠正《新唐表》的错误?笔者以为,他的这一处改动,作为校雠学中的“理校”是可以说得通的。王崇在汉平帝元始三年被傅婢毒死,当时他由“以父任为郎”,累次迁官,已居大司空高位,封扶平侯,年龄不会太小,如果有子王遵的话,也可以循例以父任为郎,王崇死后6年为新莽始建国元年。又经过16年为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新唐表》既然说王遵在东汉为官,这二十多年的空白点,就不好解释。说王遵是在王崇的孙子,比较合理一些。如果汪藻之说确实有据的话,则可以说王崇王遵之间,又有佚失了的一代。
    5、在史籍中找寻王遵其人;倒也不是一无线索,王晓家找到了两个。一个是被王先生肯定了的:他引《牟子》中的一段话:“汉明帝夜梦神人,身有日光、明日博问群臣,通人(翻译)傅毅对曰:‘臣闻天竺有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遣羽林将军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之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部,在兰台石室。”按以上所引与《牟子·理惑篇》原文稍有出入,但“博士弟子王遵”六字不误,故王先生论定曰:“这里,所说的博士弟子王遵,大概就是琅邪临沂王氏的先祖王遵。关于这一点,基本可以确定。”然而倘若依据年代一计算,往天竺求法的博士弟子王遵,不可能是《新唐表》所写的周灵王太子晋一系统传承的王崇之子的那个王遵。因为,前面提到过,根据《汉书·王吉传附王崇传》及《汉书.外戚恩泽侯表》,王崇死于西汉平帝元始3年(公元3年),假使他有个遗腹子,生于公元4年。到东汉明帝派人入天竺求法出发年的永平7年(公元64年),也应该61岁了,当时的博士弟子都是年轻人,没有这么老的“博士弟子”。另一个是被王晓家否定了的王遵,这是一个有趣的人物,因为他的名字同时列入《新唐表》的“琅邪王氏”和“京兆王氏”中,其生平事迹,琅邪王氏谱图序与京兆王氏谱图序各取其一部分,这一来,令考史者难下断语了。今将两个谱图序的原文及由《后汉书·隗嚚传》摘出的王遵事迹录之于下:
(王)吉生骏……御史大夫。二子崇、游。 崇……大司空、扶平侯。生遵,字伯业。后汉中大夫,义乡侯(《新唐表》琅邪王氏部分)。
    京兆王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少子毕公高之后,封魏,至昭王彤,生公子无忌,封信陵君。无忌生闲忧……秦灭魏,闲忧子卑子逃难于太山。汉高祖召为中涓,封兰陵侯。时人以其故王族也,谓之“王家”。卑子生悼。悼生贤,济南太守。宣帝徙豪杰居霸陵,遂为京兆人。贤七世孙堂,上郡太守。卑子九世孙遵,字子春,后汉河南尹,上乐庄侯(《新唐表》京兆王氏部分)。
    王遵,《后汉书》未给他立传,其事迹散见于《隗器传》与《来歙传》。大体上知道,他本为新莽的明威将军,更始元年(公元23年),参加了隗嚣起兵反王莽的决策,在《移檄告郡国》的檄文上,为列名的六人之一。更始二年,隗嚚在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时,与杨广、周宗、行巡、王捷、王元一起被封为大将军,曾经在隗嚣欲杀汉光武帝的使者来歙时,救了来歙一命。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31年)时,投降光武帝。《隗器传》在记载此事时,附带介绍了王遵的身世:
    (光武)帝因令来歙以书召王遵,遵乃与家属东诣京师,拜为太中大夫,封向义侯。遵字子春,霸陵人也,父为上郡太守。遵少豪侠,有才辩,虽与嚚举兵,而有归汉意。曾于天水私于来歙曰:“吾所以戮力不避矢石者,岂要爵位哉!徒以人思旧主,先君蒙汉厚恩,思效万分耳。”又数劝匿送子入侍,前后辞谏且甚。嚣不从,故弃焉。
    从上面引文中的“字子春,霸陵人也,父为上郡太守”三句看,此一王遵应该属于京兆王氏,王晓家即据此,断定他绝非琅邪王氏系于王崇下面的那个王遵。但是,有一个问题,遽尔一口否定,是无法解决的:“琅邪王氏”王遵下面有“后汉中大夫,义乡侯”二句,就与《隗嚣传》中“拜为太中大夫,封向义侯”二句接上关系,证明“琅邪王氏”中的王遵,系于王崇下面,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了。这里,稍作两点小考证:1、遵任后汉的“太中大夫”,是对的,“中大夫”则错了。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郎中令”下面:“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皆无员……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东汉承袭西汉制度,《后汉书·百官志》:“光禄大夫,比二千石……太中大夫,千石……中散大夫,六百石……谏议大夫,六百石。”观《后汉书》,光武帝时,来歙、王遵及另一个降将牛邯,都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光禄大夫,偶见有被任命者,却未有何人被任命为中大夫的。2、光武帝封王遵为向义侯是对的,改为义乡侯就错了。按向义,意为向往大义,嘉王遵慕义来归。改为义乡,变为地名了,而义乡设县是晋朝的事。“琅邪王氏”部分谈王遵封官封爵,虽然有小小的改动,但其有根有据则是显然的,比较起来,“京兆王氏”部分说王遵的官职为河南尹,就无可查考,说封爵为上乐(应为洛字,上洛位于今陕西商洛市境内)庄侯,虽然晋司马彪《续汉书》有一句“遵降,封上洛侯”,但范哗未用其说,似乎任为太中大夫,封为像义侯,更为可信一些。
欧、吕都是史学家,修《宰相世系表》,把一个王遵分写于琅邪王氏和京兆王氏两个支系内,记载又各有过得硬的史传记载作根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后学之人,今天查不出更可信的资料来,只能说,欧、吕修《新唐表》是根据旧时(唐以前)谱牒,略为理顺文字而定稿的。旧琅邪王氏与京兆王氏,都拉王遵入自家谱中,欧、吕既未作考辩,我们也只好存疑了,然而有必要把考证过程写出来,以省后人研究此一课题者翻检资料之力。
    6、东汉初年,还有一个王遵。可惜他的资料更少,似乎在史册中一晃就消失了。《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六年六月条下:“初,乐浪人王调据郡不服。秋,遣乐浪太守王遵击之,郡吏杀调降。”又,“秋九月庚子,赦乐浪谋反大逆殊死以下。”这里,得说明一下,乐浪反是六月的事,故用一个“初”字,讨平它是七月的事。下赦诏是九月的事。乐浪,汉武帝所置郡,郡城在今朝鲜境。因为是边疆地,光武帝立,当传檄而定。后王调反,王遵应当是光武帝派去的郡守,故兵未到而郡人已杀王调,朝廷立刻下大赦令。王遵的功劳不小,是否封侯不可知。不过,不能只因为他名叫王遵而硬拉入琅邪王氏一族中去。
    7、如果王崇与王遵之间,确有佚失了的一代,加上王音、王融之间多出了王仁一代,也只补上了两代,王遵、王音之间,也还有一至二代佚失。倘无新资料出现,怕是无法补上了。


    史学角度下的考辨
    修谱如治史,因为作者所面对的都是几十年至几百年以前的资料。因此,一个修谱的人至少必须对历史年代,朝政大局,职官变迁、地理沿革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素养,方可下笔,无奈有些史学功底不厚的人,承担修谱工作,在他笔下,写出不合史实的内容,固属可议,更不应该的是他妄改历史上的官名、地名、大事记,致使后代以讹传讹,不但得不到一部可信的族谱,还使得后代研究其谱的通人用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去考订这些错误。本篇,对于《新唐表》中两汉部分作了些考辨工作,而意有未尽,下面,拟从史学角度探讨一下两个昔贤尚未涉及到的问题。

l、王吉一族何时从皋虞迁到临沂
    《新唐表》谱图序:“元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大夫,始家皋虞,后徒临沂都乡南仁里。”《汉书·王吉传》:“王吉,字子阳,琅邪皋虞人也。”《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从上引三书看,《新唐表》记得最含胡,王元,“后徙临沂”,王吉,“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两个“后”字,后到什么时候呢?《汉书》记得准确,前面记了王吉为琅邪皋虞人,后面又记汉宣帝不用他,他便“谢病归琅邪”,未写谢病归临沂,因为这时临沂尚未归人琅邪郡。据《后汉书·郡国志》,琅邪郡下属之开阳、临沂、即丘、缯皆原属东海郡,东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改属琅邪郡。据此,身属西汉的王骏,王崇恐怕也未必迁居临沂,那位封向义侯的王遵也不大可能迁居临沂,迁临沂的人,当为章帝及其后的琅邪王氏家族的某一成员。是不是王音呢,无法考证了。有的学者以为“王吉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遂为临沂人,子孙因以为地望。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琅邪王氏,无一不自称琅邪都乡南仁里人,袭用王吉地望。由此言之,既然二者地望相同,那么王吉当然要被看作琅邪王氏祖先了。”这一段议论似乎由于看出了家住皋虞的王吉,顶多只是后代迁到了临沂居住,与在临沂居住的王祥、王览一支未必有血统关系,但魏晋南北朝隋唐由祥、览一脉传下来的一支人,由于临沂已被划入琅邪郡,便嫁接上了王吉的琅邪郡望,从此王吉便被当作王氏祖先云云。此说甚新,但是把王吉之后代与王祥一族分为两家,说是后者嫁接了前者的琅邪郡望,却与《王祥传》中:“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后也”的明确记法大有出入,欲翻此案而缺少可信的文献资料作证据。笔者研究琅邪王氏由皋虞迁居临沂的时间,并非为此说寻找佐证,而只是由于知道迟至东汉章帝时临沂才从东海郡分出划归琅邪郡,读《新唐表》至王吉部分,窃有所疑,便写出来,以求通人方家为一释疑而己。
2、州刺史、大将军掾与公府辟
    汉承秦制,但部刺史这个官却是汉武帝设置的。《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帝绥和元年更名牧,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复为牧。”所谓部刺史,即分部按行各州,十三部为: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州。每部下面各自有管辖的郡、国,多者十二个,少者五个。所谓奉诏条察州,就是奉皇帝命,依6条标准,考察郡、国二千右以下官吏(主要是郡太守),看有无违反6条者。6条包含甚广,其中5条都是针对二千石的,如第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第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都是郡守、县令最容易倚仗权势,明知故犯的。刺史以六百石的小官,巡察二千石高官违法渎职的罪,虽说不在所察6条之内者犯了法也不能管,但也够显赫的了。这本是皇帝搞平衡的办法,但从品秩上说,六百石是低了点。所以西汉成帝曾改称州牧,秩二千石,但到了东汉光武帝18年,又改回刺史称号。一直到灵帝时,才用刘焉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有行政权力,有兵权。州成为郡上面的一级地方组织,作为监察部门的刺史从此不再存在。晋代也设州刺史,已经成为高级地方官了。
    大将军椽,不是官而是吏。大将军为西汉的官名,即三公中的大司马,西汉时,官名下常加上某将军字样,最早的是大司马大将军,有时单称之为大将军,但不常设,只有卫青、霍去病、霍光、王凤等少数人曾单称为大将军。后来改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或大司马骠骑将军、大司马卫将军。到了东汉,光武帝时,功臣吴汉为大将军大司马。以后直到和帝时,帝舅窦宪征匈奴有功,为大将军,位于三公之上。直到灵帝以前,也只是外戚如安帝舅邓骘等为大将军,并不常置此官。大将军掾;《后汉书·百官志》“大司马掾属下:“掾史属二十四人。本注曰:‘《汉旧注》,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属比二百石,故曰公府掾’。”
    琅邪王氏东汉的传承者,有四代人的名字,即王遵,王音,王仁,王睿与王融。再下一代的王祥,虽然生于东汉年间,从他一生的活动看,已经是魏晋人物了。王遵其人,属琅邪王氏还是京兆王氏,还无法下结论,就王音、王仁、王睿、王融四人而言,不但不是名公巨卿,连个二千石的郡守也没有混上,官职最高的是州刺史。考,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起家为郎后,常常迁为州刺史,如王崇。
有的人如王骏甚至以幽州刺史为起家官。又如,贡禹起家为博士,一升为凉州刺史,再升为河南令,可见大县的县令还高于刺史,刺史并非高官。当然,刺史是清贵官,再往上提升,千石的县令,二千石的郡字,不难到手。但琅邪王氏四代人中,王仁为青州刺史,不知为何未见升迁,就无声无息了。王睿为荆州刺史,已是汉灵帝扩大刺史权限之后了。如果不是被孙坚杀掉,说不定官职升上去,博得史书为他立传,后人会对这时的琅邪王氏家族知道得更多一些。其余两代人呢,王音为大将军掾,三、四百石的小官。王融所以辞“公府辟”,也只是因为应辟以后也不过为大将军的掾属,无有大的前途而己。
    据此可知,琅邪王氏一系在东汉时,政治上并不得志,远逊于西汉时王吉、王骏、王崇三代之显赫。王大良先生认为琅邪王氏在东汉一朝归于“沉寂”,又说:“琅邪王氏在西汉大司空王崇之后,家族地位似乎有些下降,以至世系不明,人员事迹无考”,是极有见地的评语。
    注释:
     (1)王吉、王骏、王崇,《汉书》有传。王遵的事迹,散见于《后汉书·隗嚚传》及《来歙传》中。王睿事迹见《后汉书·刘表传》。王融事见《晋书·王祥传》。
    (2)《唐代墓志汇编)2134页《王袞墓志铭并序》:“(前略)览孙导,匡辅元帝,中兴江左。导六世生俭。仕南齐,为太尉,谥曰文宪。文宪三世生褒,仕宇文周为司空,封石泉公。石泉生隋安都太守鼒。鼒生皇中书舍人弘让。弘让生太府卿方泰。太府生鸿,为同州冯翊尉。冯翊生志悌,为长安尉,赠礼部郎中,郎中生汶,殿中少监致仕,赠工部侍郎。工部少有高志,不乐荣官,致仕赠官之命,皆由公显。公讳衮,字景山。本名高,工部公之长子……子男三人,长曰存夫,光陵挽郎,次日绚,幼曰绹。”《新唐表》谱图部分,自王袞以前部分,全与墓志文相同,惟王褒之子,只录二人:“长曰宜阳,次曰绍。”疑墓志所记正确。
    (3)仲宝即王俭,避讳改称其字。
    (4)《汉书·儒林传》
    (5)《汉书·百官公卿表》
    (6)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王祥诞生,今以此年为王融活动的年代。
    (7)毛汉光先生文,见其著作《中国中古社会史论》371页。王大良先生的传承世系表见其著作《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323页。
    (8)红旗出版社版《王羲之书法与琅邪王氏研究)321页。
    (9)《旧唐书·王徽传》记曰:“王徽,字昭文,京兆杜陵人,其先出于梁魏。魏为秦灭,始皇徙山东豪族实关中,魏诸公子徙于霸陵,以其故王族,遂为王氏。”此处疑《旧唐书》所记有误,因为秦始皇时,尚无霸陵之名,当以《新唐表》所记为是。
    (10)《晋书·王接传》:“汉京兆尹尊十世孙。父蔚。”如果东汉时河南尹,到了后代可以称为京兆尹,王遵可以写作王尊的话,《新唐表》京兆王氏图谱序中又无王蔚与王接。是否可以证明《京兆王氏》所记也不可靠呢?存疑
    (11)王大良《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26页。


《汉书》中的王姓人物

    今天,王姓已经是全国第二大姓了。王姓中接近一半的家族自称是琅邪王氏的后裔。追寻得姓之始,大都上溯至周灵王太子晋。《新唐表》问世后,又常常以一脉相承,历朝显赫自矜。其实,这是后来专治谱牒之学学者的看法。以之概括六朝尚可,涉及两汉,就另是一种情况了。
    当春秋战国之间,世卿世禄制解体,学在官府制亦废除,士挟其所学以干诸侯,朝秦暮楚,流动性大,过去的帝王家族递承传衍,虽然尚有《世本》一类的典籍流传下来,卿、大夫的家世,无专书流传,又经秦火,大约无可稽考了。汉兴,战国时六国之后,是较大的家族势力,但他们在楚汉战争中,或追随项羽,或追随刘邦,多数失去封国,人亡,家族零落。孑遗之人,又被从故土迁徙到皇帝都城所在的关中。《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记此事:“刘敬从匈奴来,因言日:‘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旦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一迁就是十余万口,除了六国国王家族之外,“豪杰名家”,也不在少数了。这迁豪族以实关中的政策,一直沿续到宣帝时。汉武帝时,又加上两个办法对付各地的新兴豪强大族,一是任用酷吏,专杀“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二是设十三部刺史,以六条察各州,目的分别是对付二千石之违法者以及地方豪强家族犯法者,六条中的第一条即:“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由于上述这些措施,自汉初至武帝时,地方上不可能形成连续几代的大家族集团,自然也就无有记姓氏的家族传承的谱牒了。
    《新唐表》把昭帝以后时代的王吉、王骏、王崇三代列人琅邪王氏世系中,从修谱牒的角度看,是可以这样做的。但是,西汉时代,是否就由他们三代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琅邪王氏的家族,并且延伸下去,成为名门望族呢?恐怕治史的学者不这么看。也就是说,直到东汉初年,班固著《汉书》时,尚没有琅邪王氏这个家族名称。
    我们可以列举一下进人《汉书》列传的王姓名人及其籍贯,计有:
    王陵:沛人也。
    王褒:字子渊,蜀人也。
    王诉:济南人也。
    王吉:琅邪皋虞人也。
    王骏:王吉子。
    王崇:王骏子。
    王尊:涿郡高阳人也。
    王章:泰山钜平人也。
    王商:涿郡蠡县人也。徙社陵。
    王凤及其家族:《汉书·元(帝皇)后传》记载当时这一显赫家族,非常详细。今撮要介绍如下: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谓黄帝之后,其《自本》曰:“黄帝始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十三世生完,完字敬仲,奔齐。齐桓公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起,封建孙为济北王。至汉兴,安失国,齐人谓之王,因以为氏。到了文帝、景帝时王安之孙王遂,居东平陵生贺,字翁孺,为武帝繍衣御史,因为不愿意像其他酷吏一样多杀人,以“奉使不称旨”的考语免官,免官以后,迁居魏郡元城,因此,这一支后人有称之为“元城王氏”者。王翁孺生禁,禁生子女颇多,有四女八男;长女君侠,次女政君,三女君立,四女君弟。八男为王凤、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政君为元帝皇后。以后,成帝立,为皇太后。哀帝立,为太皇太后,平帝立,仍称太皇太后。她经历四朝,广引王氏布满朝列,王凤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政十一年,除了封王崇安成侯外,五年后,同一天封王谭平阿侯,王商成都侯,王立红阳侯,王根曲阳侯,王逢时尚平侯。时人谓之“五候”。“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世官满朝廷。”王曼早死,其子王莽得到王谭、王商宣扬,封新都侯。就是他终结了西汉二百年的天下。后来汉兵在长安,杀了王莽。更始帝入长安,下诏大赦:“非王莽子,他皆除其罪”,故王氏宗族得全。五侯中的王立,其少子丹为中山太守,光武帝起兵,丹降,封为将军,战死。光武帝封其子王泓为武桓侯。至班固撰《汉书》时,位置如故。但如此大族,当时并未自称“元城王氏”。
    王嘉:平陵人也。哀帝建平3年(公元前6年),代平当为丞相。其子也叫王崇,与王凤之弟的王崇及王吉之孙三人同时同名。
    王式:东平新桃人也。传内提到其门人琅邪王扶为中尉,此人不知是否与王吉同族。
    王成:不知何郡人也。
    王温舒:阳陵人也,为有名的酷吏。
    此外,还有两个未入列传的琅邪王氏:
    王中,琅邪人,为元帝少府,从严彭祖受《公羊春秋》,家世传业,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云(《汉书·儒传》)。
    王璜:琅邪人也,从东莱费直传《易》。又能传《古文尚书》(《汉书·儒林传》)。
    班固撰《汉书》已是东汉明帝、章帝时事,他死于和帝永元4年(公元92年),《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作成,和帝命其妹班昭和马续补成。他的历史观和修史体例,均有自己独到之处。刘知几《史通》评之日:“如《汉书》者,究西都之始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可见《汉书》的可信性,堪为后代史书的楷模。
    根据上面所钩稽的《汉书》中王姓诸人的列传资料中,研究琅邪王氏在西汉一朝的情况,可以得出下述几条探索意见:
    1,《汉书》中为王吉、王骏、王崇三人立传,又写出他们是琅邪人。这就为后世琅邪王氏修谱者得以确认西汉时确实有琅邪王氏存在。至于琅邪王氏要上溯到秦末汉初的王元,那是谱牒家的事。而谱牒家至今没有找到有关王元的资料,因此史学家大多数认为王吉是琅邪王氏的始祖。
    2、事实上,那时并没有琅邪王氏家族这一概念和名称。《汉书》卷72王吉传的标题是王吉,下面另起一行,低一格是子骏,再另起一行为孙崇。子、孙二字均用小一号字。这乃是《汉书》为某人立传,附其子孙人传的通常写法,列如《张汤传》写作张汤,另起一行低一格为子安世,再另起一行为孙延寿。《杜周传》写作杜周,另起一行低一格为子延年,孙缓,再起一行为缓弟钦。这并不意味着班固意在记某一家族。《汉书》中查不出琅邪王氏或某某(郡)某氏这一种写法来。前面所举王凤、王莽一族,是后代人称之为元城王氏的。
    3、《汉书》中当然也没有《太原王氏》的提法。既没有《新唐表》、《太原王氏》始祖王威的任何记载,也没有任何一个《太原王氏》成员的记载。比较起来,为琅邪王氏王吉三代立传,就显得班书体例之谨严了。
    4、当时王吉一支的琅邪王氏,似乎并非郡中唯一的有名望的家族。上面所举的王扶、王璜同王吉一样以经学起家,时代也大略相近,《汉书》并未因为他们同属琅邪郡人而并人王吉传中,可见“郡望”这一概念在班固书中找不到,也没有某人以“郡望”夸耀于人的记载。就前面举出进入的《汉书》的20余个王姓的籍贯而言,只有王吉祖孙三人籍贯的琅邪和王式籍贯的东平,属于后来盛称的21望中的两望(元城王氏不知为何未能列入21望之中),证明西汉时还没有21望之说。
    5、汉武帝以后,功臣有接连七世为朝中高官者,如张汤、张安世家族和金日磾家族。《汉书》称赞张氏:“安世子孙相继,自宣元以来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慰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称赞金氏:“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信寐主,忠信自著。勒公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只有这样的大族,和王凤、王莽那样的外戚世家,在当时才配称为世族。如王吉一样三代为官的家族,与之相比,只能算普通官宦人家而己。
    6、西汉时,似还没有上溯到黄帝,得姓于汉初的“族谱”,王莽所说的族源于黄帝的那一套,班固已经点出,不过是王莽自家编造的而己。


两汉琅邪王氏述考(下)(二)

     《后汉书》中的王姓人物

     古人的习惯是易代则修史,按说《后汉书》应当由魏人或晋人纂修。今《后汉书》主要撰著人范哗虽然生于晋安帝隆安2年(公元398年),写《后汉书》却始于刘宋文帝元嘉年间,已经隔了两个朝代。然而由于他撰著时取材于官史性质的《东观汉记》以及虽有比他先成书的三国吴谢承的《后汉书》至晋袁山松的《后汉书》等七种同类著作,但范书无论体例精确,或纪事真实,繁略得当,文采华赡,均出于这七种书,故其书出而其他各家著作渐被淘汰。这里特别提出这一点,乃是说明范哗《后汉书》成书年代虽晚,而书中所存的资料,应视作东汉一代的文献记载。

    下面列举,进入《后汉书·列传》中的主要王姓人物及其籍贯,然后分析哪些与琅邪王氏和太原王氏家族有关,以及是否在世系传承上与西汉部分衔接。
    王贤,子王遵,京兆人也。
    王昌(郎),赵国邯郸人也。
    王闳,王莽堂弟。
    王常,颍川舞阳人也。
    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人也。子符,孙度歆嗣爵。
    王梁:渔阳要阳人也。
    王丹:京兆下邦人也。
    王良:东海兰陵人也。
    王堂:广汉郪人也,曾孙王商,刘焉以为广汉太守,有治声。
    王充: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元城徙焉。
    王符:安定临泾人也。
    王龚:山阳高平人也,世为豪族、子畅。孙王谦,曾孙王粲。谦粲据《三国志》补人。
    王允:太原祁人。
    王景:乐浪珃邯人也、八世祖仲(疑当为中字)本琅邪
    王涣:广汉郪人也。
    王吉:陈留浚仪人也(这是另一个王吉)。
    王隆:冯翊云阳人也。
    王逸:南郡宜城人也。子延寿曾作《鲁灵光殿赋》。
    王忳:广汉新都人也。
    王烈:太原人也,避地辽东,终于是。
    王乔:河东人也,有神术,或曰,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为叶令,百姓为立叶君祠(注又引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篇,知西汉时已有其人成仙之传说)。
    王望,字慈卿,琅邪人也(此四字据《刘平传》补)。自议郎迁青州刺史,甚有盛名。涛按:此人字慈卿,又为青州刺史,或与王仁为一人耶?
    王扶,字子元,掖人也,少修节行,客居琅邪不其县,所止聚落化其德。此人与西汉王扶同名。
    王真:上党人也。
    王和平:北海人也。
    王霸:字孺仲,太原广武人也。光武建武中,连征不至,其子亦为农。
    王霸妻:不知何氏之女也。霸少立高节,光武时,连征不仕,(妻)与其终身隐遁。
    王睿:字通曜,晋太保祥之伯父也。献帝初平元年,为长沙太守孙坚所杀(李贤等注引《王氏谱》,载《后汉书·刘表传》中)   王仁、王融。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按,王睿既然在东汉初平中为荆州刺史,其父王仁为青州刺史,当在桓帝、灵帝时,或者更早。王融亦当不就汉之公府辟,而非魏之公府辟。因据以补入。
    又,还可以从《晋书》、《三国志》中勾稽到太原王氏在东汉时代的传人:

    王柔,王泽:《三国志》王昶传:“王昶字文叔,太原人也”。此句下面。斐松之有二注,一引《王氏谱》曰:“昶伯父柔,字叔优,父泽,字秀道。”一引《郭林宗传》曰:“叔优季道幼小之时,闻林宗有知人之鉴,共往候之,请向才行所宜……叔优等从其言。叔优至北中郎将,季道代郡太守。”按王昶初仕为魏曹丕的太子文学,时曹丕尚未灭汉兴魏,当是汉建安末年之事。故王柔、王泽担任是东汉的官(郭林宗又是东汉名流),虽然《后汉书》未给柔、泽立传,据《三国志》裴注补上,可信度同于正史。

    根据上面从《后汉书》中所勾稽出进入列传中的人物资料,以研究王氏在东汉一朝的情况,也可以得出几条探索意见:1、《新唐表》中琅邪王氏部分所列的东汉传承人,列传中只有一个可疑的王遵,其资料还是在《隗嚚传》中。因此被《新唐表》列入琅邪王氏的那个王遵,其二子王时、王音,都无有史传资料可予证明。同样被《新唐表》列入京兆王氏的那个王遵,其子王鲂,鲂孙王康,也同样无史传资料可予证明。2、真正属于琅邪王氏家族的王仁、王睿、王融,其资料反而从《三国志》、《晋书》中勾稽出来。3、《新唐表》中太原王氏一系的传承人,王威以后,是这样记载的:“太原王氏出自离次子威,汉扬州刺史。九世孙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后汉连聘不至。霸生咸。咸十九世孙泽,字季道,雁门太守,生昶,字文叔,魏司空。”王威其人,同王元一样逃亡在外,其事可信,而史书无记载。但是说他任扬州刺史,就不对了。他在秦二世时因父亲王离战败被俘而逃亡,但汉设部(州)刺史之官,是在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设立的,距秦二世时已经一百年了,王威怎能任扬州刺史呢?《后汉书》记载的唯一太原王氏的传承人是王霸,但全传只有约120字,上未记其父、祖,下未记其子孙,只记其字儒仲,光武连征不至,《新唐表》合。《新唐表》说他“居太原晋阳”,用字很慎重。《后汉书》写他为“太原广武人”考,西汉太原郡有广武县,即今之山西省代县附近。东汉太原省去广武县,将它划人雁门郡。大约由于王霸诞生于西汉,所以范晔把他写作太原广武人,按东汉所立郡国,应该写作“雁门光武人”的。这就是说,东汉王霸之前,尚没有“太原晋阳人”的太原王氏家族成员出现在正史上,到东汉末王柔、王泽才是可以考知的太原王氏祖先,《新唐表》说“霸生咸,咸十九世孙泽”,王咸是王霸之子,当为汉明帝、汉章帝时人,今姑以为他是明帝永平元年时人,时当公元58年。王泽受知于郭林宗(太)、林宗卒于汉灵帝建宁二年,时当公元169年,王泽应当是显名于其时。从王咸到王泽,相距101年,怎么能传十九世呢?可见《新唐表》所据之太原王氏原谱撰修者学识之浅陋。欧、吕于此不加考证,遽用以入书,著述态度,有时不够谨严。

两汉世家大族中王氏家族的地位
    简论东汉的世家大族东汉一朝的世家大族,有几种不同的类型,简述于下:第一种,功臣世家。在中国各朝开国皇帝中,东汉光武帝是有名的不杀开国功臣的人,他对待功臣的办法是封以侯爵,却不令他们干预朝政,即“不任以吏职”。委而不用,高秩厚禄,使他们乐享天年,死后子孙继承其候爵,一般可以传四至五世。只要看一看《后汉书》中云台廿八将及李通等人的传文,就可以知道国初功臣为第一庞大家族。第二种外戚家族。东汉初期,由于光武帝规定凡后族、宫戚都不得封侯和参与朝政,外戚中大多数人都表现得很谦退,以求自保。到了中、后期,由于皇帝夭折,新皇帝年幼,母后干政、太后干政都来了,她们首先重用娘家人,这就形成了外戚专权。此风由和帝后邓氏,安帝时阎氏开始,到顺帝时的梁氏,达到高峰。梁氏只梁商、梁冀两代,子弟布满朝列。“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者七人,尚公主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在位二十余年,穷极满盛。第三种庄园主家族。东汉时,出现了一种豪强地主,他们的发家与西汉的豪强地主不同,他们的土地,不是依靠官、爵世袭的特权或立下军功而取得,而是通过土地买卖,积累而成地主的,他们同时经营“货殖”,也就是兼营商业。他们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营造田庄。这种田庄,东汉末年更多了,仲长统在其讽世著作《昌言·理乱篇》中综合描绘其特点:“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这些田庄,自给自足,“闭门成市。”据崔寔《四民月令》的记述,有的田庄,还设立了学校,“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水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这些田庄,都是以宗族成员为单位而形成的,所以连培养家族接班人都考虑到。第四种,名臣(或名宦)家族,如杨震、袁安家族。杨震,祖上即为高官,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王莽时征召,遁逃不知去处,光武帝高其节,公车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震本身仕至太尉。子秉,亦仕至太尉。孙赐,仕至司徒汰尉、司空,遍历三公之位。曾孙彪,又仕至司空、司徒、太尉,录尚书事。玄孙修,任曹操主簿,为操所杀。袁安,章帝时仕至司空、司徒。子京,位至侍中。孙汤位至司徒、司空;太尉。曾孙逢,位至司空,曾受车骑将军印绶,加号特进。其弟隗,不但位至三公,还为秩高于三公之太傅。袁汤之二孙袁绍、袁术,亦为汉末叱咤风云的人物。第五种是传经家族。东汉光武帝爱好经术,立五经博士十四员,又修起太学。但当时经书,各家分章断句不同,故章句之学多口耳相传,私家传经者便所在多有。私家传经,西汉时已经出现,如伏胜以《尚书》教授,其子湛,湛子翕,翕子光,光子晨,晨子无忌皆世传其学。东汉私家传经者,虽教授弟子多者达千人,但其子亦均从学,故多有父子皆传经,成为传经世家(家族),见于《后汉书·儒林列传》的便有刘昆、刘轶;张兴、张鲂;牟长、牟纡;孔僖、孔长彦、季彦;包咸、包福;伏黯、伏泰、伏寿;曹冲、曹褒;甄宇、甄普、甄承;西汉欧阳生从伏生受《尚书》,子孙世世相传,传至东汉欧阳歙,共八世。只是琅邪王氏中的王吉、王骏,虽俱传经学,而王骏未传王吉之学,别从梁丘贺受《易》,又以从政为主,故吉父子还不能算传经世家。
    东汉一代,琅邪王氏中,王遵其人,史书又入于京兆王氏中,孰是孰非,终无确证。王时王音,史无记载。太原王氏中,王霸之子王咸,史无记载。十九传而至王昶,令人难以相信。从《晋书》、《三国志》中勾稽出来的琅邪王仁、王睿;太原王柔、王泽,反倒确有所据。窃以为,东汉一代,尚未以琅邪王氏及太原王氏为大的家族,上举五种家族,没有以郡望相尚者。王氏21望中,山阳之王龚,世为豪族。他本人官至三公的司空、太尉。子王畅,司空。孙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曾孙粲,为建安七子之一。这样的家族,仍未自称为山阳王氏。


两汉琅邪王氏述考(下)(三)

二十一望与《王氏谱》
    东汉入列传的王姓人物中,原籍属于21郡望中的人,较西汉多些。计有:1、东海王王良、王朗、王肃(王良为东海兰陵人。朗、肃见于《三国志》,写作东海郯人,并非同一望族)。2、广汉王王堂、王涣、王忳(王堂、王涣为广汉郪人,忳为广汉新都人,并非同一望族)。3、琅邪王王遵、王仁、王睿、王融、王望(遵为琅邪,为京兆不能确定。仁、睿、融为琅邪临沂人。望不知何县人)。4、太原王王霸、王允、王烈、王柔、王泽(霸、太原广武人。允、烈太原祁人。柔泽太原晋阳人)。5、京兆王王贤、王遵、王丹(贤、遵京兆霸城人,丹京兆下邽人,并非同一望族)。6、山阳王王龚、王畅、王谦。7、陈留王王吉。8、河东王王乔(此人《后汉书》入《方术列传》,记其仙去,又云此即仙人王子乔。亦即王子晋,故不可信)。9、北海王王和平(亦人《方术列传》,言其尸解。不可信)。
    除了王乔、王和平外,共计有七望,加上《汉书》中的东平王王式之外,亦只八望,占不了21望之半。加上其中如王龚、王允等几人外,并非当时当地的有名家族,难以称为望族,故两汉时没有21望之说,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都算不得知名的家族。谱牒家想在其中找出系统的传承关系来,已经证明是不可做到的事。明代以后以及当代的修谱者,编造人名以补其缺失之几代,失去了谱牒学的科学性,又给研究者无端添上考辨的麻烦。
    《汉书》及其注解,尚未引用《王氏谱》这一文献资料。《后汉书》及《三国志》之记东汉人王睿、王柔、王泽时,注文中已经出现《王氏谱》。到了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引用《王氏谱》已达23条。《世说新语》引用书目中又有《王氏世家》和《王氏家谱》,三谱都未著录作者姓名,然而从引文中可以看出《后汉书》注、《三国志》注及《世说新语》注所引的《王氏谱》应是包含了琅邪王王氏和太原王氏成员在内的最早的一部王氏族谱。其中记琅邪王氏之成员最早者为王彭之的祖父王正(轻诋篇第8条),最晚者为王献之之侄王桢之(《品藻》86条),时当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Z年),不出两晋范围。但《德行》篇记王祥父王融事,乃东汉末年之事。《贤媛》篇记王羲之夫人郗璇年90,王惠往探望事。时在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又王惠其人已入南朝宋为官,而此二事《王氏谱》均不记。据此估算,《王氏谱》当修成于南朝宋初年,故时代稍晚之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得以引用它。此谱唐人修《隋书》时已经佚失,《经籍志》不载其名。观其上溯琅邪王氏事,只及东汉末之王睿;上溯太原王氏事,只及与王睿同时之王柔、王泽,可知东汉中叶及东汉初年,此二家族实无可记之人。
    这是最早也最可信的王氏谱,较之《新唐表》犹为可信,可惜久已佚失,勾稽出来的20余条太零碎、更重要的是缺少东汉中叶以前部分,王氏家族早期的许多问题因之无法解决。
小结
    1、琅邪王氏(还有太原王氏)在两汉的传承世系,今存的所有王氏谱,都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琅邪王氏图谱序移录而成(有的谱对缺失的世代,妄自编造名字填入,全不可信)。但《新唐表》所记,缺失太多(如王元王吉之间),有的一人人两望(如王遵),有的成员不见于两《汉书》,与正史对勘,问题不少。
    2、两汉有不少传世数代的大家族,但琅邪王氏(还有太原王氏)当时不算大家族,亦不被时人重视。
    3、后来(起自唐代)所说的2l望,两汉只出现8望,较煊赫者为山阳王氏,更煊赫的元城王氏,反而不在21望中。
    4、最早的一部《王氏谱》,大约编成于南朝宋初期,可惜隋朝已经佚失。凡明代以后人,特别是当代人,自称祖传家藏有晋朝老谱的,全不可信。

    注释:
    (1)《汉书·酷吏传·王温舒传》:“(温舒)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上书请,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尽没人偿臧。”
    (2)当时功臣似有谱牒,《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高后二年,复诏承相陈平尽差列侯之功,录弟下竞,臧诸宗庙,副在有司(下有颜师古注:‘其列侯功籍已藏于宗庙,副二之本又在有司’)……迄于孝武后元之年,(功臣)靡有孑遗……故孝宣皇帝愍而录之,乃开庙藏,览旧籍,诏令有司求其子孙……并受复除……哀平之世……以缀续前纪,究其本末,并序位次,尽于孝文,以昭元功之侯籍。”籍字下有颜师古注:“籍,谓名录也。”
    (3)自本:颜师古注:“(自)述其本系”。
    (4)见上篇考证王遵部分。
    (5)《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6)《后汉书·梁统列传》。


返回到:寻亲访友 下一篇:南北朝琅邪王氏述考

主办:安丰后裔 地址:中国·上海市虹口区 东台安丰镇 电话:021-56382908 0515---68837199
传真:021-56382908 0515---68837199  手机:15002192098 15295395522  联系人: 王先生 QQ:582434711 349743018 QQ群:251237743
Copyright © 2013 东淘王氏族谱重修网 All righes reserved